我们只用绿色的食品原料
威斯尼斯人零食加工厂,只为您的健康着想
- 01 -大学之道,在明显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大意 :大学之书,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。子程子曰:“大学,孔氏之遗书,而初学入德之门也。
”大学者,大人之学也。千教万教教人求真,千学万学学做真人。“大学之道”在于追求真理,健全人格。
我以为顾炎武提倡的“博学于文、行己有耻”正切合我们今天的大学教育所要追求的这一目的,探求真理的路上要时时谨记:人格不立,便讲一切学问都是空话。“在明显德”者,明德就是人性中能够判别是非、虚灵不昧、充实辉煌、精美绝伦之品德。“明显德”就是存养功夫,调养心田的知己良能、恻隐仁者心。
生活于人际交织、千奇百怪、异化失常之社会,安有覆巢下之完卵在耶。况又有人欲所蔽,各人所处情况差别,气禀纷歧。遮染水平不尽相同,严重者可能已入昏沉却不自知。
因而不得不时时加以扫除,去除物障,明心见性,以复其初,内外俱澄明。正如孟子所说,学问之道无他,求其放心也。“亲”当做“新”。
新者,除旧布新也。子曰,德之不修,学之不讲,是吾忧也。故而进德修业当日夜不懈,通过日日三省、与师友讲习讨论、躬行践履,而使自己永远处在日新之路上,不停更新自我,精进不息,止于至善之境。“至善”,精美绝伦,真理所在,人心所存之境也。
明显德、新民终当臻于至善之境。此三者,大学之纲要也。
纲举方能目张,故而不得不先存此纲要于心中仔细玩索,勤学深思,心知其意。- 02 -物有本末,事有终始,知所先后,则近道矣。大意 :天下万物有本有末,谋划百事有终有始。对于天下事物都能知晓其运行生长的先后序次,那么也就靠近于道了。
君子务本,本立而道生。只有先抓住基础性的,立起大本大源,后续才可久远宽大,否则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末,岂可久乎。- 03 -自天子以至于庶人,一是皆以修身为本。大意 :上至天子,下及庶人,贵贱虽异,而讲求修身却是一致的,都把修身作为立身处世的基础所在。
上述诚意、正心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。这里只说以修身为本,仔细划分略有差异,要之皆是修身之言。昔人以修身为学,今人以求知为学。
故而修身也包罗念书,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曾经说过,立身以立学为先,立学以念书为本。念书贵在明理,涵咏性情,变化气质。文胜质则史,质胜文则野。
文质彬彬,然后君子。朴实多于文采,就未免粗野;文采多于朴实,又未免虚浮。
文采和朴实相辅相成,配合恰当,这才是个君子。杨昌济先生曾引用孔子“质胜文则野,文胜质则史”深刻叙述了修学储能不行偏废的原理。指出:“一小我私家如果光有能力素质,而学问修养不够,则无法约束自己,自己的能力反而成了一种野性破坏力;反过来,光是注意书本学问,却缺乏实际能力的造就,知识就会酿成死知识,学问就会酿成伪学问,人必死板凝滞,毫无实用。
谢谢品读关注!小手札 | 国学,诗词,艺术,文学,国乐,民艺,雅事参考:《大学》《大学精选》《礼记》《四书》作者:李大侠文章版权:陕西穆诚林国学文化研究院(图片泉源于网络。编辑筹谋版权归本院所有)。
本文来源:威斯尼斯人-www.mdj-jx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