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只用绿色的食品原料
威斯尼斯人零食加工厂,只为您的健康着想
文/夹馍星球011978年,山东青岛,一位名叫唐国强的“小鲜肉”,正为跳槽苦恼,心里汹涌如眼前的大海。26岁的他,本是青岛话剧团的演员,因为此前被借到八一影戏制片厂拍了两部影戏,回声不错,便想正式调已往。八一厂是老牌大制片厂,又位于首都北京,对于一个演员来说,显然要比家乡的剧团很多多少了。
况且,小唐还在八一厂谈了个女朋侪,投奔的心就更切。可是原单元好不容易出了个明星,不愿放人。那时候想跳槽要有调令、移交档案,哪怕世界再大,也没法说走就走。眼看时机要错过了,八一厂使出了一个新招:让化妆师对着一张毛泽东年轻时的照片,给唐国强化了妆,把照片陈诉给上级,说要把他作为特型演员挪用。
青岛话剧团一看,这下拦不住了,只好放手。当年12月,唐国强心想事成。
因为,造就特型演员,是其时中国文艺界的一件大事。这一观点来自于苏联,起初是拍关于列宁的影戏,专门找了一个酷似他的人来饰演,戏路牢固下来,成为特殊造型的演员。斯大林在位时,也有自己的特型演员。
新中国建立后,拍摄了大量革命影戏,可是向导人却团体缺席。因为毛泽东不愿宣传自己,于是有了一条不成文的划定,不能在影戏中描画还健在的首脑。那时的影戏主角,主要是工农军阶级的英雄和劳模,好比《英雄后代》《雷锋》等。当剧情需要提到毛泽东时,就用一轮红日来取代。
1976年,几位首脑相继去世,禁律自然排除。同时,“文革”竣事,影戏创作活跃起来,整个社会也需要从过往的革命历程中,重新获得进取的气力。一批革命历史题材影戏相继降生,伟人开始成为影戏主角。
1978年,北影厂拍摄《大河奔流》,导演是陈怀皑,儿子陈凯歌在这一年考入北电。影片讲的是河南抗击黄河洪灾的事,首次泛起了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形象。北京人艺的台柱子于是之,成为影史第一位演毛泽东的演员。早在1951年,他就在歌剧《长征》中饰演过,这一次也就用了他。
片中,毛泽东的戏份很少,只有一个场景,还是大远景,只能看到侧身和背影。只管如此,影片还是惊动一时,为之后塑造首脑人物起了个头。于是之长得不像毛泽东,主业又是话剧,演影戏属于客串。
而饰演周恩来的王铁成,戏份就要多些,成了中国第一个特型演员。他是北京人,身世巨贾家庭,因喜好京剧,转行搞文艺,当了演员。
“文革”后,他主演了几个纪念周恩来的话剧,获得邓颖超的肯定,所以被影戏选中。《大河奔流》分上下集上映,在下集的片头,特意用字幕标出:本片下集将泛起伟大首脑毛主席和敬爱的周总理辉煌形象。可见,那时影戏就知道如何找重点做宣传了。
以这部影戏为开端,特型演员登上银幕,未来将履历一段波涛壮阔的时光。1978年8月,上海戏剧学院专门召开了“无产阶级革命家肖像化妆学术讨论会”。
10月份,中央戏剧学院也召开了“塑造首脑形象演出艺术座谈会”。文化部息争放军总政治部门别下发通知,在全国和全军寻找特型演员。这是一项政治任务,被选中的人,单元都得让路,大多进入八一厂事情。
民间藏龙卧虎,一大批人因为长相,改变了运气。唐国强就是趁着这个配景,实现了进京心愿。
但那时他还年轻,没有合适的剧本让他去演毛泽东,倒是在其他影片里先走红。1979年,拍摄影戏《小花》期间,遇上他过生日。
陈冲问他想要什么礼物,他说来个奶油蛋糕就行了。陈冲说,哥,你皮肤比我都嫩,都是吃奶油吃的。
今后,“奶油小生”成了他的外号,既彰显了他的颜值,也限制了他的戏路。直到厥后,演了诸葛亮、雍正等角色,才跨进了实力派圈层。人生兜兜转转,最终回到原点。
十几年后,他还真实现了起初调入八一厂的目的——饰演了毛泽东。如今,“奶油小生”是没人叫了,但在B站,他拥有了另外一个外号,“鬼畜达人”。
时代改变着人的运气,也塑造着人的形象。021981年,“西安事变”发生45周年时,西安影戏制片厂拍摄的同名影戏上映,成了年度热片。
光是在本市就连映一个月,放了1108场,观众人数达110万,占市区人口的80%。更重要的是,这部片一下子推出了两位特型巨星:一个是饰演毛泽东的古月,一个是饰演蒋介石的孙飞虎。
挑选毛泽东的特型演员,由叶剑英亲自把关。各地报上来的候选人有20多名,化好妆的照片,摆在桌上。
叶帅拿着放大镜,看了半天,重复比力,最终在一张照片上画了个圈。上面写着名字:胡诗学。老胡是个孤儿,1949年,广西解放时,队伍文工团从桂林孤儿院中收留了他。那年他12岁,只记得自己出生在9月,详细哪天不知道。
填挂号表时,为了好记,就写成了9月9日。今后他就在队伍生活,逐渐发展为一名文化干部。平时爱画画,揭晓作品时,把姓拆开,用了笔名:古月。
1976年9月9日,毛泽东去世。那天恰好是古月的生日,一死一生,似乎有一种特殊的缘分。
其时,他在昆明军区担任文化科科长,正团级。脸部轮廓和身高,很像毛泽东,在当地是广为人知的事。
1978年,当挑选演员的通知下来后,他就被作为候选人报了上去。叶帅认定后,他调到了八一厂。从没演过戏,只有看资料,对照片,重复琢磨。
他注意到毛泽东手大,吸烟的时候,烟夹在手指中间,整个手掌都捂住了嘴。随着渐入佳境,妻子感受到:一个逝去的伟人正在复生,一个熟悉的丈夫正在消失。古月接到的第一个演出任务,就是《西安事变》。
前去试镜的有三人,他摸出香烟,划燃洋火,却并不点着,一副传神的沉思状,获得认可。不外,《西安事变》主要反映的是国民党一派的事,蒋介石的饰演者更重要。此前,贵州话剧团排演《西安事变》,随处找蒋介石的饰演者,找不到。
偶然一天,一位接触过蒋介石的人来团里看演出,说,你们团里的孙飞虎长得就像呀。化妆后,还真是那么回事,自此成了“委员长”。西影厂在全国遴选演员时,他又成了胜出者。孙飞虎在舞台上演出惯了,一开机就挺起了腰板,行动夸张。
导演告诉他,蒋介石也是人,如果一小我私家一天到晚端架子,自己也受不了。他才放松下来。影片上映后,有位在美国的学者说:“我研究了几十年的蒋介石,你们这个演员演得很是像,连后脑勺都像。”1982年,第二届金鸡奖颁奖礼在西安举行,孙飞虎获得最佳男配角奖。
从戏份来看,他完全是主角,但因为演的是反派,无法拿头奖。几年后,孙飞虎调到了正如日中天的西影厂。除了继续拍革命历史片外,还在《东陵大盗》这样的商业片中饰演蒋介石。《西安事变》中,演朱德的赵登峰,是抚顺市话剧团演员,而朱德是四川人,他不得不改掉东北话的大碴子味,学起了川普。
再加上王铁成演的周恩来,这部片可谓中国第一代特型演员的团体亮相。1981年,《关于开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》出台,毛泽东的历史职位确立,形象塑造有了政治基准,开始成为影戏叙事的主体。1982年,八一厂拍摄《风雨下钟山》,讲的是1948年国共谈判破裂、解放军渡江作战的事,由西安话剧院的演员张克瑶饰演毛泽东。
作为当地人,他没有遇上《西安事变》,但成了第一个演主角的毛泽东特型演员。他的相似度,没有古月那么高,但因为会说湖南话,声音很像。之后,八一厂拍摄《四渡赤水》,古月开始主演。他的举手投足间,稳健洒脱,尽显首脑风范。
因为多饰演暮年时期,脸上总挂着笑,平和可亲,就是少点霸气。有人评价说:“显得太轻飘,没有分量,没有艺术的极重感......缺少一种各门艺术中都必不行少的气力度。
”但在众多的毛泽东饰演者中,古月的名气还是最大,以至于泛起了蹭热度者。江苏有个叫顾云彬的人,长得有些像毛泽东,被铁路文工团招聘为特型演员。他的艺名叫,古云。
就像李小龙成名后,陈港生给自己取的艺名:成龙。031989年,开国40周年前后,特型演员们频频亮相银幕,那是他们最辉煌的时期。
两年前,中宣部建立了一个“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向导小组”;1988年1月1日起,财政部开始为这类项目提供资助资金,由此掀起了一个主旋律影戏的创作热潮。1989年的《开国大典》就是其中的代表。
那时候没有票房统计,胶片拷贝数是重要的市场指标,本片的拷贝刊行量,全国第一。这也是古月演出的突破之作。已往数年,关于首脑人物的资料不停被披露,为演员提供了参考。
同时,影戏除了展现伟大外,也注重描画他们普通人的一面。片中最震撼的场景是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的讲话,古月的演出可以乱真。
不外,是由张克瑶配的音。1990年,公共影戏百花奖评选,古月获得最佳男主角。有人评论说,“毛泽东”的演技终于可以和他的老对手“蒋介石”平起平坐了。
而孙飞虎继续高水平发挥,同时获得了金鸡奖和百花奖的最佳男配角。每次在演员表上,他都是男主角之一,一到评奖就成了配角,心里难免有想法:“从政治上来说蒋介石是个反面人物,可是从演出艺术来说,并无正反之分,只有高下区别。”他对媒体说自己要“金盆洗脸”,不再演“委员长”了。
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难,特型演员就那几个,档期排不开时,剧组还得请他来。1993年,他和古月互助《重庆谈判》,又得了一个最佳男配角奖。把配角做到了极致,其实已经是主角了。
直到2000年播出的电视剧《太平天国》中,他饰演曾国藩,才终于离别了蒋介石。小平同志的形象,也是在1989年以男一的身份登上银幕。广西影戏制片厂为了给国庆献礼,决议拍摄发生在当地的革命事件“百色起义”,这是小平在1929年向导的一场武装暴乱,又恰逢60周年。
他原来不愿让影戏体现自己,在影片照料王震的劝说下,才允许。选择合适的演员,决议着影片的成败,导演的要求是:四川人,个子不高,而且是专业演员,会演戏。四川人艺的演员卢奇,成为候选人之一。
之前,他在影戏里饰演过孙中山,给人印象深刻,但有了先入为主,没人以为他像小平。既然来了,就试妆看一下。
因为眉毛太密,化妆师拔掉了他一半的眉毛,效果眉骨肿起来了,当天没看成。第二天,肿消下去,大家惊呼:太像了。小平烟瘾大,但卢奇不吸烟。
为了演出,必须得学,他天天买一包,坚持抽完。相反,小平的老搭档刘伯承不吸烟,可是特型演员傅学诚却是个老烟枪,又不得不戒烟。研究资料时,卢奇发现年轻时的小平很淘气,爱开顽笑,所以他的演出也很是活跃。片子拿给邓家人看,孩子们说:“爸爸,你年轻时是这个样子呀?”小平也笑了。
片中有个情节,周恩来送别邓小平去前线,一起用饭,说以茶代酒。卢奇以为这个太假,似乎共产党人不食人间烟火,改成打了几斤老白干,大喝一顿。凭借这个角色,卢奇在1990年获得了金鸡奖的最佳男主角奖。
两代向导人的特型演员,一个捧起百花,一个摘得金鸡,传为韵事。也是1990年,传记片《周恩来》开拍,摘取了周总理在文革中的履历,那是他最悲怆的一段人生。此时的王铁成已经退出影坛。因为独子有智力障碍,为赚钱给其看病,他在1985年去了香港,做起了生意。
其时周恩来的特型演员,另有苏林,在《百色起义》中和卢奇互助过。但导演丁荫楠以为,还是王铁成最合适,又请他回来。影片开拍不久,王铁成出车祸受了伤。
他住的医院,正好就是周恩来当年的病房,情况、疼痛都是如此相似,真实和虚幻已经分不清了。1992年,他同时获得金鸡和百花的最佳男演员。一位中央向导送他一句话:演技绝伦,情出于心,再现总理,光照后人。
葛优的父亲葛存壮,在看过周恩来的纪录片后,反而以为真实的周总理,没有王铁成演得像。就像当年卓别林去到场“模拟卓别林演出大赛”,只获得第三名。
观众认识一小我私家,记着的是他们身上的典型特征,当演员特意放大后,就更切合观众的心田设想。九十年月,国营制片厂集国家之力,拍摄了不少史诗战争片,好比“三大系列”《大决战》《大转折》《大进军》。
西方战争片追求“战壕真实”,重点展现战斗局面,而国产片追求“司令部真实”,突出向导层的战略决议,特型演员们大放异彩。他们在影坛上足以与姜文、刘晓庆、巩俐等明星相抗衡。社会职位也高,与向导人合影时,都让他们站C位,以示对逝去的伟人的尊重。
拍《大决战》时,一位将军到现场视察,看到古月,上去就是一个立正敬礼。古月赶忙作揖:“首长,别这样,别这样。
”04九十年月中后期,随着市场经济的生长,影戏的娱乐性和票房愈加重要。特型演员逐渐走下坡路,颜值更高的明星开始加入。
转折点就是唐国强。1996年,八一厂拍摄影戏《长征》,导演翟俊杰决议推陈出新,不用特型演员,让唐国强来饰演毛泽东。
其时争议很大,不少人拿“奶油小生”说事,以为他离首脑太远,吐槽声不亚于今年《上海碉堡》中的鹿晗。争议是演员的宿命,而争气是最好的面临措施。
几年前拍摄《三国演义》时,原来让他演周瑜,但化完后妆后,发现更像诸葛亮,于是上位成主角。其时也有人阻挡,最后证明是个经典角色。唐国强以为:塑造伟人更应追求神似,而不是对着照片模拟,学说方言就行了。
他不像以往古月、张克瑶那样,踱着步吸烟,说湖南话,而是一口普通话。效果回声还不错,获得了金鸡奖最佳男演员提名。长征是个庞大的事件,影戏的容量太小,欠好完整体现。之后,他又自导自演了电视剧《长征》,2001年建党80周年时播放,成为年度爆款,算是真正找到了感受。
那几年,各大卫视不停重播,一首悠扬凄婉的《十送红军》,响遍千家万户。长征是毛泽东一生的转折,唐国强挖掘出了他心田的庞大,将那种力挽狂澜的霸气体现了出来。他长得不像毛泽东,但气质又最像毛泽东。
剧中,周恩来的饰演者,是总政话剧团的刘劲,结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,在校期间,演过一个小品《芙蓉树下》,获得了全国一等奖。和他搭档的是一个藏族学生,名叫壮丽,厥后做了唐国强的第二任妻子。
1995年,刘劲在影戏《宋家皇朝》中饰演张学良,和张曼玉、杨紫琼等玉人搭戏。做造型时,化妆师说他长得挺像周恩来。消息传出,不久他就出演了《遵义集会》。
所以说,每一个乐成的特型演员背后,都有一个能成事的化妆师。刘劲的眼睛大而有神,流露出一种智慧和淡定,是最像周总理的地方。
相比之下,他的耳垂比力小,所以没事就特长拽,竟然给拽破了,结了疤。1998年,他出演《周恩来在上海》,临场发挥,和妻子来了场吻戏,是又一突破。
但这部剧因为涉及地下秘密战线,厥后不让播了。评分8.4,只有65人看过。
没成名前,他常被误认为是歌手郁钧剑,演过周恩来后,就没有这个苦恼了。有时做出租车,司机坚持不收钱。为感念饰演周恩来给自己带来的人生改变,刘劲给女儿取名:来恩。《长征》中,另一位明星陈道明饰演蒋介石,俩人是浙江老乡,身上也都有股冷傲劲儿。
但陈道明是个性鲜明的演员,气势派头也就纷歧样。孙飞虎版不苟言笑,动辄训话,突出的是凶恶,而陈道明说话逐步吞吞,抑扬顿挫,显得文气诡诈。梁宏达评价说,他演得像个黑社会老大,成了《康熙王朝》的古惑仔版。不外,也有观众认可:“孙飞虎求其形似而略嫌偏激,陈道明探索蒋的灵魂深处,求其神似而恰到利益。
”唐国强版毛泽东乐成后,饰演伟人从形似进入神似阶段。如果说以前是追求长相上的“同款”,现在更看重有颜值的明星。但明星主要出演一些大制作商业片,中国每年另有大量的主旋律作品,需要以前的特型演员。好比王霙,他从1991年的影戏《开天辟地》开始饰演毛泽东,如今一些小成本的革命题材剧,基本都是他演,光是2014年,就有四部。
特型演员依然存在,正常上下班,只是不再有明星的光环。05时光如大河奔流,一去不复返,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,逐渐化为生活的烟火。2005年,古月去世,从影27年间,在84部影视作品中演过毛泽东。同年,周恩来的特型演员苏林去世,好像是1976年的重演。
第一代特型演员退出历史舞台,而国产影戏在新世纪后走上工业化门路,变化庞大,不管什么片,都得重视商业价值。2009年,开国60周年时,迎来新一轮主旋律片创作热潮。影响最大的《开国大业》,除了唐国强、刘劲、王伍福的牢固三人组外,有多达170多位明星参演。
有文章题目写着:一边数星星,一边重温历史。影戏的体现形式也在发生变化。
片中有个接地气的场景:五巨头在西柏坡的最后夜晚,嚼着大葱,吃着大饼,喝醉了一起唱《国际歌》。之后的《建党伟业》和《建军大业》,更是接纳了大量的青年明星,刘烨演毛泽东、朱亚文演周恩来、欧豪演叶挺......化妆技术的进步,能弥补演员长相的差距。年轻观众没有切身的革命履历,能感召他们的是故事自己的传奇性,而不是人物的传神容貌。他们在乎演员自己的气质和履历,是否配得上这小我私家物。
人设,才是现代影视圈的焦点主题。2012年有部电视剧《红军东征》,饰演毛泽东的是张铁林。因为他在《还珠格格》中吹胡怒视的皇阿玛形象太过熟悉,让人分分钟出戏。
六小龄童曾演过周恩来,只管长相靠近,可是他已经与孙悟空绑定,也无法引起共情。2014年,邓小平诞辰110周年,电视剧《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》开播,泛起了大量新时期的政治人物,基本找的是形象相近的专业演员,而不是专门造就出来的特型演员。也是这一年,孙飞虎去世。他是公认的“蒋介石特型第一人”,但始终不愿认为自己是特型演员,只是“能演特型的演员”经由几十年的创作,重大的革命事件基本被拍完了,国庆献礼片不再是革命历史题材的天下,更多的影戏回到了普通人身上,体现个体与国家的关系。
今年的国庆档三大影片,《我和我的祖国》《中国机长》《攀缘者》,都讲的是普通人所履历和见证的事件,接纳的也是商业片操作方法。既要通报正能量,也志在获得票房,这是影戏创作的常态。特型演员,是特殊历史情况的产物,回应了群众对伟人的敬仰和纪念。
而特型演员的淡出,体现的是艺术创作的进步。一部作品的伟大,不在于有伟人,而在于真正的艺术水准。(完)。
本文来源:威斯尼斯人-www.mdj-jx.com